1)第193章 舆论“冲击波”_重生八零,苏医生她在年代爆火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可能是这篇文章确实有卖点,张成标的稿子交给总编辑审核时,总编辑郑立山的眼睛都亮了。

  郑立山陷入沉思,半个多小时后,他也拿起了自己的笔。

  如大家所见,第二天的报纸上,就在张成标这篇报道的右上角,同时登载了晨报报社总编辑郑立山的社评推荐——《孟泽宁离开说明了什么?》

  这篇评论员文章更是诠释了时代的心声,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关于“人才流动”的重大问题。

  评论特别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尊重人才,善于识才、爱才和用才,授予知识分子以“辞职权”,利于暴露那些打击、压制知识分子的领导。

  公家单位、公家企业的科技人员到地方小企业去工作,同样是为建设祖国作贡献。

  最后评论指出:孟泽宁的离职,应该看作是一次合理的人才流动,这才是真正的“解放思想,顺应改革开放的浪潮”。

  寥寥数笔、观点鲜明、言辞犀利、立意宏大。

  顾非寒看着紧挨着的两篇文章,唇角微微勾了勾,随即让秘书将这张报纸邮寄给民众日报社的谈文鑫。

  又过了一天,石鹿市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,也播报了这篇文章。

  没过两日,《民众日报》上便出现了这两篇文章的转载……

  小小的一个地方日报的文章,居然被全国级别的《民众日报》转载,简直破天荒!

  一时间,《石鹿晨报》的报纸订阅量激增,印刷厂连夜赶制都赶不上的速度。

  临时加量印制的报纸送到老百姓手里时,还有新鲜的油墨香。

  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  无论是石鹿晨报社,还是石鹿市广播电台,甚至是民众日报社,都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,表达了他们对孟泽宁的看法。

  这些来信尽管也有表示不支持不理解的,但绝大多数都为孟泽宁的遭遇鸣不平,也为他冲破枷锁找到用武之地而高兴。

  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(促进报纸销量),石鹿晨报编委会决定开辟一个“识才、爱才、用才——《孟泽宁为何离开?》读后感”专栏。

  先后发表二十多位读者的来信。

  不少读者认为,孟泽宁的出走,是对当前用人制度的一次大冲击。

  有的读者还认为,目前实施人才流动还有许多障碍,很需要有孟泽宁这样的勇士来冲一冲,也需要报纸继续为受压制的人才撑腰鼓劲。

  事隔不久,华国内掀起了一股公家单位人员“下海”风。

  这都是后话了。

  早在民众日报社转载两篇文章的当天,孟泽宁就收到了盖好章签好字的离职报告。

  他从厂子的小禁闭室出来时,整个人都快被折磨的不成样子了。

  当然,欺压他的那个领导也没好到哪儿去。

  职务被撤、职称撤销、论文除名,本人也因为囚jin孟泽宁、扰乱工厂正常生产秩序被抓了进去。

  直到孟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uudd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