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王朝短命中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自汉传入中土,已历千年,百姓信佛不少,强行取缔并不现实,我们要做的是控制,而不是完全的根绝。只要他们在朝廷的控制之内,规模在许可之中,就可以了。”

  “一千多所还是很多。”李世民想的是这一千多所得抢占他多少人口田地。

  “对于保留下来的这些寺庵,也不是就不管了。我们要采取多步策略,加强控制。比如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规定,每县保留的那所寺庵,限额十人以内。州中保留那所,限额二十人。京中的寺庵,限五十人以内。”

  不但要限额,还要加上其它的限制。

  比如,每一个和尚尼姑,都得要经过朝廷的考试,用佛家的经典还有朝廷的律法等做考题,最后决定留下来的这些人选,没考上的,就要通通还俗,要被官府强制的婚配,然后给他们分授田地,中原若无地,就迁至边疆屯田垦荒,成为课丁纳税。

  考试合格的,还必须经过朝廷颁发度碟,拥有出家当和尚的许可和持证。这个证得收钱,度碟一份至少卖十贯钱,这样全国保留一千三百余所寺、庵,全国保留的约三万个和尚、尼姑,他们就得向朝廷交纳三十万贯的度碟钱。

  而且这个度碟还得年审,每年得交至少一贯钱。

  不交钱,过不了年审,那度碟就失效了,重办,那还得先通过考试,还得交十贯钱,还得有名额。

  名额是严格限制的,只能少不能超。

  空出一个位置才能增加一个。

  “十贯一张度碟,一年审一次,一次一贯钱?”

  萧瑀都为李超这个缺德的主意给惊到了。

  “还严格限定数量,只许少不准超?空一个才能补一个?”

  陈叔达也捋着胡须在惊叹。

  “光是卖度碟一次就能收三十余万贯,一年的年审也得收三万多贯啊。”房玄龄都在惊叹了。

  以往度碟其实也早有收费的,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税收了,但绝没有李超弄的这么光明正大,明码标价的。

  “还有,每所保留的寺观,其产业也要严格限制,按寺中和尚尼姑人数,朝廷给他们授田。每人授田五十亩,当然,如果已有田地达到授田额就不再授了。”

  “而如果超出授田限额,那多余田地得由朝廷收回。所授的田地,可以自耕也可以出租,但必须按租庸制纳租庸,可允许僧人免劳役、兵役,但必须交纳免役钱。”

  一人限田五十亩,全国保留的三万余个僧尼,就只能保留一百五十余万亩田地了。而按李世民所知道的,全国的寺田,得有几千万亩。

  这一招,是李世民最满意的。

  授田,超过田额的就要收掉。

  虽说这有点强盗行径,但谁要你们过去都不交税呢。

  “这个好,这个朕非常支持,和尚尼姑们整天念经唱佛的,不事生产,给他们五十亩地就不错了。”

  “陛下,还应当禁止天下寺庵用铜铸佛像,铜应当列为国家战略物资,要塑像崇拜,泥胎木偶都行,禁用铜金。”

  至于现有的那些铜像,那些贴经的,当然得按规定毁掉。

  那些被取缔的寺庵,也要改做他用,如果没有用处,也要拆毁。

  对于没有度碟的野和尚,发现一个就要抓一个,抓到一个就流边边疆去屯田劳作。

  对于这些人,绝不能惯。

  “还要明文规定,禁止寺院尼庵开质库、搞放贷。如果违规收受抵押、放贷,朝廷将严厉查禁,没收财物,并处以罚款。”

  佛教能够迅速的扩张,一次次死灰复燃,最重要的除了上层的支持外,还有的就是他们的寺院经济的强大。

  拥有大片田产,拥有极大的流动资金。

  用田地的佃租粮,用信徒上进贡的香火钱,来放贷借款,而在这个时代,放贷借款其实是利润极高的生意,一本万利。

  正是如此,和尚们才会如此的有钱,如果的势大。

  拿走他们的田,禁止他们从事商业活动,这些和尚们也就再抖不起来了。(未完待续。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uudd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